2025-09-26
困難過後,總會有光 <光復振災快訊>
		一早的花蓮車站,就看到一群人靜靜地站著。
	
		他們穿著雨鞋,手裡握著鍬子和鏟子,
	
		很清楚,不像是要去某個遠方旅行。
	
		而且,這趟旅程的目的地,
	
		應該是滿屋泥沙的村落。
	
		.
	
		龍哥斯特海洋主廚的璽文,還有潘朵拉,
	
		這兩天都在光復現場。
	
		他們看見的,也是這樣的場景:
	
		有人蹲著搬泥,有人默默搬運物資,
	
		沒有多餘的話語,只有汗水與呼吸。
	
		.
	
		昨天,他們把這些看到的告訴小編,
	
		我把它寫下來,提供給大家,
	
		尤其是這幾天心裡焦急、也想伸出手幫忙的你們。
	
		.
	
		⸻
	
		1. 交通與進出
	
		.
	
		開車進光復市區仍然困難。建議搭火車到光復,再步行,是比較穩妥的方式。
	
		市區主要幹道正在清理,泥漿乾後會揚起塵土,請記得帶口罩。
	
		光復溪以南還算乾淨,北邊則淤積嚴重。
	
		若要開車,最好是四輪傳動,可走箭瑛大橋、193線,停在光復糖廠後再步行。
	
		.
	
		2. 人力的需要
	
		.
	
		這兩天的觀察:清理一棟房子、一層樓,大約需要十個人花整天的力氣。
	
		因為山貓進不了室內,只有靠人力。
	
		志工朋友必須自備乾糧與水,也要能完全自理,現場沒有廁所。
	
		最適合的工具,是一把方形鍬。
	
		阿陶莫部落,需要人手支援!
	
		.
	
		3. 物資與分送
	
		.
	
		中心的物資足夠,但外圍的村落因為沒有交通工具,常拿不到。
	
		現場狀況很多,帶物資的人需要自行判斷,過濾真假與需求的輕重。
	
		.
	
		4. 志工管理
	
		.
	
		連假將至,可能會有更多人前往。
	
		花蓮縣楊華美議員設有表單,若願意加入,先登記會更好。
	
		再次提醒:志工朋友,自備衣物、防護裝備、乾糧飲水,若能帶一些清潔工具就更好。
	
		前往之前,請確定自己能自理,這真的是體力活,千萬不要成為新的負擔。
	
		.
	
		5. 其他需求
	
		.
	
		需要一些更細微卻重要的物品:
	
		清潔工具、假牙清潔錠、行軍床、床墊、毯子、睡袋。
	
		.
	
		除了勞力,還需要會洗菜、切菜、打菜的人。
	
		(請畫重點)
	
		因為一碗熱騰騰的食物,往往比言語更能安慰。
	
		在泥水與塵土之間,廚房的火光,是另一種溫柔的守候。可以的話,請往馬太鞍教會哪裡前進!
	
		⸻
	
		.
	
		小編碎念
	
		.
	
		泥沙很厚,但人心比泥沙更厚。
	
		鏟子一次一次下去,或許不會馬上看見成果,
	
		但房子會慢慢乾淨,路會慢慢暢通,
	
		日子也會慢慢回到軌道。
	
		.
	
		謝謝所有願意站出來的朋友,
	
		無論是在屋裡鏟泥,還是在鍋邊協助
	
		因為有你們,沒有一個地方是孤單的。
	
		這裡有汗水,也有彼此相依的心。
	
		.
	
		就像太平洋的浪會一波波打來,
	
		也會一遍遍退去,天空依然會亮起新的晨光。
	
		困難過後,總會有光,在不經意的地方落下。
	
		….
	
		前路或許依舊泥濘,
	
		可只要有人並肩,心就不會沈下去。
	
		請記得,我們都能是彼此的微光
		小小卻足以照亮一整片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