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8-29
南法香頌x多羅滿賞鯨 一起不務正業?!

在法國南方,有一個地方叫馬賽。
海風帶著鹹味,橄欖樹在陽光裡緩慢生長。
人們習慣把油、鹽和水放進大鍋裡,經過數日的熬煮,
最後冷卻成一塊方正的肥皂。
.
這樣的場景,兩百年來幾乎沒有改變。
有人會在鍋邊守夜,偶爾加點柴火,
偶爾只是凝視著翻滾的液體。
那並不是什麼浪漫的工作,只是單調、重複,卻需要耐心。
可正是這份耐心,成就了馬賽皂。
.
法國政府後來給了它一個名字,叫國寶工藝文化遺產
聽起來有些莊嚴,其實意思很單純
這不只是清潔用品,而是生活方式的見證,
是文化延續的證明。
.
傳承走到第六代的時候,故事有了一點轉折。
延續這份工藝的人,已經不是最初家族的後裔,
而是一位因熱愛而願意守護的工匠
傳承不必然依靠血緣,它靠的是價值、信念與願意。
.
這段故事連結到了台灣。
某一天, 南法香頌的創辦人,遇見了第六代傳人。
他聽見那些關於祖輩的細節:在夜裡守候皂鍋的老人,
在時代變遷裡守住純粹的人。
他聽著聽著,感受到的不只是產品的價值,
而是一種文化的重量。
.
他決定將這份故事帶回台灣,取名「南法香頌」。
名字像是一首來自普羅旺斯的歌,輕輕唱進島嶼的日常,
帶著陽光、橄欖與職人的精神,
化作我們浴室裡的一抹清香。
而且,這些被放在書店、百貨、家裡的浴室裡,
只是產品力太強大。越來越少人知道
台灣人其實參與了另一個地方的文化延續
.
.
………
聽完這個故事,多羅滿不也是這樣?
馬賽皂是工藝的傳承,而賞鯨是海洋文化的傳承。
兩百年來,有人守著鍋爐;而在花蓮,大家陪著我們守著大海
那份專注與耐心,看似單調,
卻是讓文化繼續走下去的力量。
.
我們或許沒去過馬賽,也沒看過工坊裡巨大的皂鍋。
但當我們在手心裡搓起泡沫,聞見清新的氣息時,
這段傳承便已經在我們的生活裡繼續。
而當我們出海,看見不同的鯨豚浮起又潛入,
那一刻,也是在參與海洋文化的守護。
都是關於時間、土地與生活美學的禮物。
.
所以,當有人隨口說:「南法香頌的肥皂很好用。」
或是說:「多羅滿的賞鯨很有趣」
可能,這些都只是表面的答案。
真正的價值,在於我們正以自己的方式,
讓不同地方的文化繼續走下去。
.
有時候我會想,台灣的文化能不能也延續兩百年?
我們總以為自己缺乏歷史的重量,
卻忘了我們已經擁有許多正在延續的故事
原住民的歌謠、廟口的香火、客家人的山歌,
還有與世界相遇後形成的新樣貌。
這些東西,一旦有人願意守住,
就能跨越時間,成為未來的文化遺產。
.
這不僅僅是一篇關於肥皂關於法國的故事。
也不只是花蓮的海
它也提醒我們:文化不是哪裡的專利。
文化就是日常中被守住的純粹。
.
.
只要有人願意,台灣,
也能擁有創造自己的兩百年。
.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不要懷疑,
擺明就是要幫它們打廣告!
很希望有一天,
我們可以抓著南法,可以一起做點不務正業的事情(微笑)
.
大家會希望我們可以合作甚麼呢?!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