賞鯨情報

今年夏天,我們決定走一次: 抹香鯨π北轉角(八小時航程)

今年,是抹香鯨計畫的第三年。
說起來,這三年像極了某種反覆播放的爵士樂曲:
旋律看似重複,細節卻總有微妙差異。
最初,我們只是遠遠地看著牠們。靠近—觀察—被靠近—進一步蒐集。
起初的距離,總是帶著一丁點猶豫。
像兩個還沒熟的陌生人,在咖啡店裡偶然對上眼神。
也許是五月某個有風的午後,或者是梅雨季剛結束的清晨。
.
但最近,情況有些不太一樣了。
牠們不再只是主動靠近,甚至乾脆直接在我們船邊「做自己的事」了。
.
我用「做自己的事」這個詞,是因為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形容。
比方說,有幾頭抹香鯨,突然就直立起來,
身體像大樓一樣豎起來,在水裡打起來(?)完全不理我們。
.
那畫面很奇妙:巨大的身體在水中筆直地豎立著,
像一種超現實的雕塑作品。我一邊看著,一邊想:
也許,是牠們已經習慣了我們。
熟到根本不在乎
.
人與鯨之間的距離,過去總是有一點點的。
就像城市裡的貓,會盯著你看,但不會讓你摸。
不近,也不遠
可現在,那種距離感,開始變得模糊了。
這,說不定是一種訊號!
但訊號本身究竟意味著什麼,我們還不知道
.
世界上有許多事是這樣的:
越是看起來靠近了,反而越摸不著。
就像心裡那條看不見的等高線
.
如果再往外延伸呢?
根據廖鴻基老師提到的計畫北轉角—東澳鼻那邊,
會不會也有更多群?更喜歡做自己?
還是喜歡做自己的通通都到花蓮?那裏的依舊還是保持距離?
誰知道呢?
.
所以,今年夏天,我們決定走一次:
抹香鯨π北轉角
長達八小時的航程
上午9:30出發,下午5:30回來
.
一路上,可能什麼也看不到
也可能,每隔一段距離,就有怪物仔浮出水面,輕輕地吐著氣,
像是給世界寫一封沒有地址的信
也許什麼都沒有,才是這趟旅程的真相
.
但這樣也好
畢竟,所謂旅行,
往往不是為了抵達什麼地方,
而是為了經歷途中那種「不知道會發生什麼」的狀態。
.
這樣說,是不是已經把大家澆一桶冷水了
因為八小時這種長航程,
說實話,不太適合第一次搭船的人。
需要一點經驗,也需要一點耐性。
如果說普通賞鯨是城市裡的散步,
那這趟,就是翻過幾座山的遠足了。
.
如果不習慣,最好還是留給習慣的人來。
人生有些事也是如此:
不是所有人都必須去體驗
但有人必須去。
.
就是這麼回事。
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照片是仁澤船長的一段錄影,被小編剪下的停格畫面
這幾頭就在船旁邊幹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
實在太詭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