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2-21
慢成二月號in 「槑力場」

慢成同學會 / 我們都在花蓮——緩慢地生活著
去年,花蓮哀鴻遍野,不少店家在大環境影響下選擇收店。
但在市區一棟新蓋的建築物二樓,
有一間店開了出來——槑力場。
名字看起來呆呆的,走進去,
你會知道,「槑」這個字,就是「沒」。
沒立場,沒框架,沒急著定義一切。
.
這裡不只有咖啡香,還有滿滿一排排奇奇怪怪的書,
是店主人林星的收藏。
他是巴俗的兒子,也是這場慢成同學會的東道主。
一群店家圍坐,沒有發言順序,沒有既定主題,
只有剛剛好的咖啡、剛剛好的話題,
還有一群剛剛好的人。
.
\關於緩慢,關於花蓮,關於沒立場/
最近站在浪尖上的龍哥斯特璽文,是今年的總幹事。
他請出慢成的著急(召集)人 巴俗,聊聊「慢成」的緩慢。
這個誕生於花蓮的社群,像海浪一樣,
一波一波地來,帶來很多有趣的人。
.
大樹 總笑說自己年紀大,他回憶起當年第一次看到慢成的故事。
那時候,剛好很多人搬來花蓮,一起想做點有趣的事——
辦攝影展、搞計畫、合作,慢慢地,
城市的角落裡開始長出不同的可能性。
.
然後,我們聊到了「二代經營」這個話題。
二代的郭火腿 直白地說:「地方伴手禮需要遊客,遊客消失了,現在該怎麼辦?」
沒人有標準答案,大家點點頭,深有同感。
.
來自鳳林的 拾豆屋 則談起地方創生的辛苦。
這條路真的很硬,每個人在這條路上都曾跌跌撞撞,
唯一的辦法就是——繼續走下去。
世界也不會為誰停下來。
.
Stroll散步咖啡提到,最近花蓮來了不少外國人,
很多人還是為了太魯閣而來,
明明知道地震讓山崩裂受創嚴重,
但對外國人來說,花蓮的山仍有強大吸引力。
那,花蓮的其他角落呢?
.
關於文化的重組,關於旅人的停留
這次的新夥伴 FLAVOR HUALIEN,分享的內容讓人驚喜——
他們在教原住民唱饒舌、跳街舞!
現場所有人都忍不住「哇!」了一聲。
這不只是文化的創新,簡直是文化的重組,
再造一種屬於這個世代的節奏。
.
來自 回然慢時旅居的夥伴,也帶來另一種「慢」的可能性。
他們希望旅人不只是來花蓮住一晚,
而是能更深地認識地方,甚至成為這裡的一部分,
讓旅行不只是路過,而是停留。
.
這場對話沒有結論,沒有既定立場,
只有許多還沒說完的故事。
而這,正是 槑力場 最適合的場域——
不急著說話,不急著表態,
只是靜靜地交換彼此的想法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
這場聚會沒有收尾,因為慢成從來不設收尾。
我們會一直在這裡,等著花蓮的店家們一起加入。
.
下個月,我們放送局見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