賞鯨情報

《海洋台灣新地標》新書分享會(台北國際書展)

要謝謝今天冒著冷氣團
來到新書發表會現場的朋友們s(表示很多很多的人)
這場集結海洋文學、科學紀錄與生命故事的分享會
而我們也很開心能跟大家在這樣的聚會聊聊
關於海的,關於鯨豚的
一起翻開在書頁間航行的回聲片段。
.
小編萬萬想不到現場爆滿,得不斷地加椅子
尤其發表會「不在」人擠人的活動現場,
單獨在二樓的獨立空間
這樣的盛況,表示大家真的都專程來的耶!!
.
活動開場,當然由廖鴻基大哥以海洋文學的語言,
帶領大家進入這段航程;
接著,溫在昇老師以科學角度分享,
如何收錄並解析鯨豚的聲音,
豐盛的成果
將讓全世界認識花蓮的驕傲!
.
而逗趣的藍振峰大哥笑著說,今年運氣不太好,
出海時都沒遇上抹香鯨,這句話引來哄堂大笑
但或許,正因為這樣的未知與驚喜,
航行才充滿魅力。
.
臨時被主持人點名的海幫手們,
也分享了自己參與志工行動與這趟旅程的意義
對他們而言,每一次出海都是一次與海洋
建立更深連結的過程,
甚至成為生命轉折的一部分。
.
熱愛水下攝影的原煥,
紀錄了航程觀察的另一種視角
因為賞鯨船受到法規無法下水,透過他的設備,
成功記錄到船下精彩的
(有十頭抹香鯨一起開會)的畫面,
讓大家在陸地上也能感受那股震撼。
.
連續兩年擔任海幫手的沙沙,
則分享了策展的歷程
如何將聲音、照片、文字轉化為一場不必出海也能欣賞的展覽,讓更多人感受到海洋的魅力。
(歡迎全台有興趣展出的都可以跟我們聯絡)
.
而婕暄,一名大學生,
為了讓後製鯨豚聲音的處理更加精確,
自行撰寫程式,將收集到的聲音數據轉換為頻譜圖,
讓更多人都能「看見」花蓮鯨豚的聲音。
…..
這場簽書會前堆疊著「同一個航班,卻完全不同的收穫與心情」
是一次知識與情感交織的對話。
.
如果錯過了也沒關係,
歡迎您翻開這本書,從文字間感受那份感動
.
當然,更歡迎大家今年一起出海,
成為下一個作者,
把海的故事寫進自己的生命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