賞鯨情報

福爾摩沙第二本書-看山版 聽流水

小編準備碎碎念,是一篇冗長瑣碎的事情
文長請考慮
.
相信對很多人來說,海洋,這片無邊無際的藍,
鯨豚才是吸引著大家的目光。
但對於小編這幾年的看見,這裡卻是一片記錄著生命故事的海域
就像昨天看到這本書的問世,
就更加清楚,多羅滿賞鯨不是不務正業,
而是選擇成為一座平台,要讓心懷夢想的每一個人,站上去發光
.
甚麼意思?兩年前,由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老師
發起的福爾摩沙協會說起。
他與生態圈的藍振峰老師、鯨豚音學界的溫在昇老師
想更具體在台灣的大海上記錄些什麼,讓世界看見台灣
而作為其中積極參與者的多羅滿,自然也決定貢獻一份力量,
願意這個計劃提供免費的船位,
大家分工從招募,培訓,用很土的一步步進行,
就是想吸引更多熱愛大海、願意為海洋付出的人
加入陣容。
.
計劃啟動的第一年,我們迎來了來自全台各地的「海幫手」。
他們有的是學生,有的是教師、藝術家、科研人員
不同背景的人,帶著各自的專業與熱情,
走入大海,紀錄鯨豚,
將他們懂得科學知識&故事,用文字與聲音寫下來,
讓更多人能聽見這片海。
.
而這樣的一個團隊,跨越了年齡與背景,
卻共同承擔著為大海<做點甚麼>的使命。
尤其協會的幾位前輩們,也在一次又一次地航程中,
開始看到海幫手們的成長與成就,漸漸萌發出更多的想法。
.
第一年加入的海幫手昊雲
一位來自東華大學研究所的學生。
他對大海濃厚的興趣,已經不僅侷限於鯨豚的探索,
更還希望能為台灣的港口&移工做紀錄。
他說:台灣海域鮮少受到環境史學者的關注,
漁業與環境史的研究成果也不多。
他想蹲在花蓮港,記錄傳統漁民的發展歷程,
探索已經凋零產業的知識,
並從漁民的視角觀察海域環境的變遷。
.
他的構想與我們的理念一拍即合,
於是支持他的想法,並讓這樣有意義的事成真
加上其他海幫手,包含蘇小傑負責攝影工作,欣宜擔任設計總監,
這本充滿深度與紀實精神的著作,出刊了!
成為福爾摩沙協會正式出版的第二本書。
.
沒有掛上廖鴻基,沒有掛上知名人物的序
會賣嗎?
這已經不是重點,因為這段過程對我們而言,
是一場感動與啟發,而這些,才正開始呢!
.
隨著海洋計劃的持續開展,
福爾摩沙協會和多羅滿賞鯨的角色
已不再僅是記錄者。
.
我們期許成為一個平台,提供更多有心的人機會,
讓大家走進觀察、學習,實現屬於自己的成就。
並讓更多人理解海洋的深遠意義,並提供一份力量為海努力
而這座平台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,
等待著更多的夢想與故事。
………..(重點來了)……………..
想邀請每一位心懷夢想的你,來參與未來與大海的可能。
歡迎更多的創作者、更多的你,
在大海中學習,尋找價值。
.
明年開始,只要你是充滿理想與創意的學生(們),
無論是對鯨豚的聲音充滿好奇,對文學創作懷抱夢想,
還是對科研工作有著無限熱情,
請注意:
出海的費用可以不用煩惱,
加上有廖鴻基/藍振峰/溫在昇三位老師,
會帶領大家開啟關於夢想與探索的旅程。
.
如果您是國中小老師
想帶孩子完成小論文,或是一個科展計畫
或者,你是高中生,大學生,
都歡迎自己組隊
跟我們聯繫,討論如何出海尋找答案
.
海的呼喚,從未停止。
想與更多人一起攜手並肩,傳遞大海的聲音,
讓更多更多的人聽見你的夢想?
歡迎你來提案。